首页

首页 - 新闻资讯

凝聚共识、推进合作、展望未来 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 “韧性城市 智慧发展”分论坛暨第五届“一带一路” 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1-22

bdf748b1daec476db1e5ff8024cd1d99.jpg

2021年11月19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和萨拉热窝市政府(波黑)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和波黑莫斯塔尔大学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韧性城市 智慧发展”分论坛暨第五届“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年会在云端召开。会议共吸引中国、英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塞尔维亚、波黑、亚美尼亚、保加利亚、黑山、葡萄牙、希腊、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等15个国家39所高校与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参加。d16ecfd4eacc4b3290ca66ddeb90f41d.png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殷飞先生、北京市教委黄侃先生、萨拉热窝市政府市长助理阿莉霍季奇(Merima Arifhodzic)女士、G-Global国际秘书处主任努格尔别科夫(Nugerbekov Serik Nugerbekovich)先生出席会议。校领导姜泽廷、张大玉、李维平、李爱群、李俊奇出席会议。

与会领导分别向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此次会议付出辛勤工作的各国来宾、兄弟单位、社会各界代表表示感谢。会议指出,此次论坛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首都市长论坛框架下重要的平行活动,以“韧性城市 智慧发展”为主题,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相关高校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研讨平台。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背景下,联盟成员云端相聚,共襄盛举,彰显了对共同命运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的真诚期待。

会议强调,面向未来,北京建筑大学将紧密围绕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积极发挥优势和作用,深度融入首都北京“大外事”工作格局,整合国际化科研实践力量,从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产学研项目合作与产业转化、国际科技文化交流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工作。会议号召,联盟各成员单位继续携手并进,不断开拓创新,共同推进联盟发展取得新的佳绩。

aece12f11fc441f6b9c79a4941794b9b.png

论坛邀请了来自4个国家的5位专家围绕治理“大城市病”这一共性议题做主旨报告,分享了智慧理念和技术经验,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绿色韧性发展提供借鉴。

在论坛分享环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DunavNET联合创始人、黑山下格里查大学访问学者Srdjan Krco,波黑莫斯塔尔大学副校长、教授Ivo Čolak,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数字设计中心创始人Vesna Stojaković以及波黑联邦议会议员、萨拉热窝州总理城市规划与设计高级顾问Nasiha Pozder等5位专家,分别以《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中国历史文化城市可持续管理》《数据的价值:从智慧城市到可持续城市》《莫斯塔尔古桥重建项目》《数字设计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前景》《智慧萨拉热窝》为主题分享报告。

为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今后,北建大还将在“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的基础上,持续围绕绿色城市科研合作、建筑与土木工程热点国际会议等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高校间协同创新研究,为各国建设“韧性城市”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此次会议上,联盟正式接收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中国福州大学、中国宁波大学、希腊色萨利大学、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和美国新建筑与设计学院8家单位加入了联盟大家庭,目前联盟成员增至27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成员单位。来自11个国家的20位联盟高校校长和代表为本次大会发来视频致辞,并祝贺大会顺利召开。

会上,《“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发展宣言》与《“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正式对外发布。各成员单位承诺,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联盟运行机制,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国际合作网络;坚持开放包容理念,加强科研国际协同与创新,打造高端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追求高标准、惠师生、可持续,分阶段推进联盟内学分互认、学历互认、学位互授。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联盟要在全球范围内聚集一大批建筑领域的参与主体,建立起有效畅通的内外沟通合作渠道,共同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建筑类学科及建筑类大学创新发展机制。

根据行动计划,联盟将拓展国际合作网络,联盟改进和完善联盟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外联工作,扩大联盟的国际影响力。联盟将搭建国际创新平台,持续推进成员间科研深度合作,探索基于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共建建筑类教学国际实习实训基地,落实“一带一路”建筑文化遗产名录及数据库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及培训。联盟还将致力于国际人才培养,推进联盟成员间共享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联盟内成员互派教师授课,联合培养研究生;推进联盟成员间的学分互认、学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开设以城市设计、绿色建筑、海绵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领域的系列课程;筹备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中心,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北京市跨国企业员工进行各类工程技术职业培训,推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并持续打造竞赛、共享计划、暑期学校、青年学者论坛联盟品牌。

2021年,联盟设立中东欧区域主席单位,聘任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担任区域主席单位,校长马迪奇(Dejan Madić)教授任区域主席,具体负责该区域的成员发展、开展各类活动及凝聚区域成员。马迪奇校长谈到,十分荣幸加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并担任联盟中东欧区域主席单位。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以推动建立新的区域及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分享知识、经验和专业技术,探讨我们正在面临的国际问题,如城市的未来发展,并为履行促进韧性城市发展的共同使命做出贡献。我们计划通过“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这一平台,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大学间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会上还对外发布了“Global Campus-暑校共享计划”倡议。倡议号召推动联盟间暑校共享,加速落实学分互认,提供暑校“学费减免”名额或者其他课程共享政策。今年暑假,我校联合国内外多所高校,组织开设了15个暑校共享项目,114名中外学生获得免费暑期学习名额。

今年我校延续传统,举办了联盟第二届竞赛——“2021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与数字建模竞赛”,并附加了“‘一带一路’运河古镇风情国际摄影大赛”。此次竞赛以“韧—唤起运河之魂”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运河古镇“修旧如旧”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设立了建筑设计、土木结构、建筑与场景数字建模三个赛题方向。竞赛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中国测绘学会、G-global、中国丝路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联盟各成员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参与,由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北京和苑博物馆共同协办。附加赛延续“运河”主题,聚焦“水韵古镇、光影运河”,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区域运河沿线古镇的特色建筑、地理景观、人文风貌等进行拍摄。竞赛成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展览。

本届竞赛参赛作品数量大幅上升,疫情影响下依然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34所高校、500余名师生参与,充分体现了联盟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持续增强,促进了“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科技创新与教育交流。组委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Giuliano Panza、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四技术委员会主席Sisi Zlatanova为特聘专家进行指导,共10个国家的24名专家组成三个方向的评审小组,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北京建筑大学焦驰宇老师指导作品《舟楫万里》获一等奖;陈未老师指导作品《通》、任中琦老师指导作品《虚里融渡》、焦驰宇老师指导作品《明月桥》、廖维张和刘扬老师共同指导作品《一带一路:梦忆南阳》、黄鹤和冯永龙老师共同指导作品《塔影遥瞻碧水隗,梵音远传广陵乡》获三等奖。在竞赛颁奖环节,大会特别邀请Sisi Zlatanova教授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竞赛的举办有效提升了我校国际影响力和对外开放层次,增进了各国师生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已成为联盟品牌活动。

2022年将迎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成立五周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的挑战,我们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保持对话渠道畅通,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益,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产学研合作及师生交流等领域发挥出重要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