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2017年10月10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在北京成立,将以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为牵引,打造跨国界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资金、产品、人才和服务的流动。俄罗斯、波兰、法国、美国、英国等19个国家的44所大学成为联盟首批成员。
性质与宗旨
联盟是按照“自愿平等、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自发组织的非赢利性战略合作组织,将致力于高素质、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致力于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乡建设;致力于以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为牵引,创新合作机制,打造跨国界多校对社会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资金、产品、人才和服务的跨国界流动;致力于促进大学间跨国界的人员和文化交流,鼓励大学间人员跨国界流动,联合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科技竞赛以及开展各项汉语推广活动等。
成员构成
2017年10月10日,“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于北京建筑大学正式成立,44所中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自愿加入联盟,2018年至2022年,又有30所中外高校陆续加入联盟,并将作为理事单位参与联盟活动,成员单位如下:
洲别 |
国家/地区 |
序号 |
成员单位 |
亚洲 |
中国 |
1 |
安徽建筑大学 |
2 |
北京建筑大学 |
||
3 |
长安大学 |
||
4 |
长春建筑学院 |
||
5 |
重庆交通大学 |
||
6 |
福州大学 |
||
7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
8 |
吉林建筑大学 | ||
9 | 南昌大学 | ||
10 |
宁波大学 |
||
11 |
青岛理工大学 |
||
12 |
山东建筑大学 |
||
13 |
沈阳建筑大学 |
||
14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
15 |
天津城建大学 |
||
1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韩国 |
17 |
大田大学 |
|
马来西亚 |
18 |
马来西亚大学联盟 |
|
19 |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
||
印度 |
20 |
印度科技教育集团 |
|
印度尼西亚 |
21 |
泗水理工学院 |
|
以色列 |
22 |
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 |
|
吉尔吉斯斯坦 |
23 |
奥什工业大学 |
|
哈萨克斯坦 | 24 | 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 | |
尼泊尔 |
25 |
加德满都大学 |
|
26 |
尼泊尔工程学院 |
||
欧洲 |
俄罗斯联邦 |
27 |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数学力学学院 |
28 |
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 |
||
29 |
喀山联邦大学 |
||
30 |
莫斯科国立建筑学院 |
||
31 |
莫斯科大学 |
||
32 |
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 |
||
33 |
新西伯利亚国立建筑大学 |
||
34 |
俄罗斯建筑土木科学院 |
||
35 |
莫斯科理工大学梁赞分校 |
||
36 |
南联邦大学 |
||
37 |
圣彼得堡技术大学 |
||
38 |
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大学 |
||
39 |
秋明工业大学 |
||
40 |
乌拉尔联邦大学 |
||
41 |
乌拉尔国立建筑艺术学院 |
||
波兰 |
42 |
琴希托霍瓦理工大学 |
|
43 |
西里西亚理工大学 |
||
44 |
华沙生态与管理大学 |
||
45 |
华沙理工大学 |
||
法国 |
46 |
马恩•拉瓦雷大学 |
|
47 |
犹尼亚高等工程师学院 |
||
亚美尼亚 |
48 |
亚美尼亚国立建筑大学 |
|
保加利亚 |
49 |
保加利亚土木建筑及大地测量大学 |
|
捷克共和国 |
50 |
南波西米亚大学 |
|
希腊 |
51 |
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 |
|
52 |
色萨利大学 |
||
挪威 |
53 |
卑尔根建筑学院 |
|
意大利 |
54 |
蒙塞拉特基金会 |
|
55 |
巴里理工大学 |
||
56 |
米兰理工大学 |
||
57 |
罗马第三大学 |
||
塞尔维亚 |
58 |
诺维萨德大学 |
|
罗马尼亚 |
59 |
斯皮鲁哈列德大学 |
|
土耳其 |
60 |
伊希克大学 |
|
61 |
伊斯坦布尔服装学院 |
||
英国 |
62 |
德比大学 |
|
63 |
东伦敦大学 |
||
64 |
肯特大学 |
||
波黑 |
65 |
巴尼亚卢卡大学 |
|
66 |
莫斯塔尔大学 |
||
黑山共和国 |
67 |
下格理查大学 |
|
美洲及大洋洲 |
美国 |
68 |
夏威夷太平洋大学 |
69 |
里海大学 |
||
70 |
新建筑与设计学院 |
||
71 |
夏威夷大学建筑学院 |
||
澳大利亚 |
72 |
悉尼科技大学 |
|
巴西 |
73 |
圣保罗大学 |
|
非洲 |
突尼斯 |
74 |
莫纳斯提尔大学 |